3
2
1
班级风采
企业战略管理|复旦大学EMBA上课记
添加时间:2017/7/18 11:07:24 来源:复旦研修网编 点击数:

 

企业战略管理 | 复旦大学EMBA上课记
到底什么是战略,什么是实践战略的目标?为什么中国缺乏“百年企业”?央企体制与市场到底有没有可以创新突破的机会?
 
前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朴实,践行实践很难。“战略管理”同理,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些领导讲公司战略,听到每年工作会议有些领导的发言就是明年我司战略规划是……到底什么是战略,什么是实践战略的目标,为什么中国缺乏“百年企业”,央企体制与市场到底有没有可以创新突破的机会,这些其实是我学习这门课最想了解的。
 
不忘
初心
 
沈老师上课反复提到“ 不忘初心”,时常我会反思初心,为什么一个有着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美术学硕士学位的80后会放弃大学教书的工作投入到金融行业打拼?如果人生事业的发展轨迹也是需要战略规划的,那显然我觉得自身一直存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在个人的成长和学习以及工作中一直坚持“勤于思、敏于行“。
 
因此我一直对战略这个词较为模糊,质疑过合理性,个人一直觉得战略如果要设定就至少是10年,而每年提出的叫年目标。但长周期的东西一定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自身发展尚如此,对于一个企业应该也存在这样的随机多变性,所以至此我还是觉得战略是一个精神和周期导向,而天时、地利、人和确实是成功必要因素。
 
所以这门课四天我觉得我可能暂时最大收获就是了解区分一些概念,潜移默化接受一些知识更新,用以史为诫的心态判读一些案例,但也许若干年后我离开央企体制创业抑或改革创新推动国企体制的一突破后,我会有更深刻体会。但不管如何我坚信这门课对我们每个商科学生来说,很重要,因为它是格局。就像这些年老板时常讲的在央企工作,还是要有点理想和责任感一样,这就是信念。
 
持之
以恒
 
在金融行业我一直觉得中信的企业战略很务实也很有坚持,虽然在去年股灾后,中信证券经历种种,但中信证券时任董事长王东明先生确实是有战略眼光的一位优秀企业家。诚如老师今天所讲,战略制定就要矢志不渝的坚持。中信证券的发展确实对行业领导者在学习和战略定位上有借鉴和体会的地方。
 
2015年是中信证券成立20周年,1995年10月25日,中信证券成立于北京。中信证券在成立之初并不属于第一梯队,直到三大战略陆续落地,两大战术使用得当。在为国企解困的思路指导下,在创业板推出前的那些年,国有企业成为上市公司的绝对主力军,而对投行而言,自然得大项目者得天下。在此背景下,中信证券大项目战略应运而生。
 
中信证券早在1999年即制定了大项目战略,从1999年确定“融资业务坚持高端路线”的大项目战略之后,中信证券一直矢志不渝地完善和坚持这一战略。公开资料显示,长期坚持终获成功。2003年,长江电力公开发行上市,中信证券股票融资额排名市场第一,大项目战略初见成效;2004年,武钢股份增发,进一步巩固了大项目战略的优势;2005年,中信参与股改项目总市值份额28%,而且主要是未来可能的“大项目”,2006年储备的大型投行项目有中铝、中行、国航、广深等。大项目战略可谓全面开花结果。
 
战略
布局
 
随后,中信证券主承销商或联合主承销了中国银行、中国国航、保利房产、江山化工、工商银行5单IPO项目,还担任中国人寿、广深铁路、平安保险、中国铝业、中信银行等的A股主承销发行。中信证券2002年启动了大网络战略。紧紧抓住行业进入调整期的战略机遇,进行了一系列兼并收购,先后收购了华夏证券、金通证券、万通证券等,市场份额一举跃为第一。2006年,中信证券马不停蹄地启动了大平台战略,收购华夏基金、新设若干条与买方业务相关的业务线,加强打造基金管理、资产管理、集合理财、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风险管理、衍生产品、金融期货、商人银行等业务,力图突破买方业务的瓶颈,实现公司盈利的均衡增长,从而将融资业务的优势和销售网络的优势,与资金优势相结合。
 
 
 
除了大项目、大网络和大平台战略,中信证券自成立之初就开始了两大战术的运用,包括逆周期收购和顺周期融资。
 
上述三大战略奠定了中信的龙头地位,但两大战术有战略的眼光也确实有前面我提到的随机成分。在中信证券成立之初,战略重点在投行,而较少参与委托理财,因此躲过了2001年后因委托理财、挪用客户保证金等问题带来的全行业亏损,并面临破产重整的厄运。不过,恰恰是这种全行业的崩盘,给了中信证券一个以白菜价蛇吞象的大机遇。
 
思考
总结
 
历史给了所有参与者机会,为何有的人站在了山顶?这也许就是我们来读商科,学习管理,了解战略最本源的思考。
 
上述思考是企业领导者永远需要思考的命题,而我个人最近三年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央企体制和市场发展如何平衡。一方面所处的行业是竞争压力大、资本回报率高、市场化高度发展的金融行业,一方面是央企的体制较为僵化、薪资考核结构固化、市场触觉不够敏锐等老问题。在这样的两层夹缝中,应该是所有国企管理层都会面临的尴尬。在国家暂停央企管理者读EMBA后,我自己仍然坚持自费读书,其实就是想我们这些年轻一代的国企管理中层也算是国企未来,应该更具开拓精神,要将科学管理和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寻找平衡和突破。
复旦大学金融总裁班|EMBA研修班|复旦工商管理MBA班|房地产总裁培训班|复旦大学总裁班常年招生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E-mail:fudan.mba@163.com 招生热线:021-33511084
统计代码